在线投稿 联系28圈

媒体北工商

首页» 新闻资讯» 媒体北工商

【国际商报】新冠肺炎疫情下对中国进口大宗商品企业来说 不可抗力条款靠得住吗?

近日,28圈国际贸易系李时民副教授作为GAFTA、FOSFA等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协会仲裁人及国际商会商法与老例委员会委员,针对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商在进口业务中遭遇的条约执行困难及相关的不可抗力争议,撰写《新冠肺炎疫情下对中国进口大宗商品企业来说,不可抗力条款靠得住吗?》一文,刊发于211日商务部《国际商报》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据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近日海内某大型央企旗下的LNG(液化天然气)进口企业对其境外卖家发出了不可抗力见告书,大意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收货港要害人员自我隔离无法在岗,凌驾该公司正常履约能力,且暂时无法预估该不可抗力影响时长 。

LNG进口企业外,海内其他大宗商品进口企业目前也差别水平地面对相似问题,若处理失当,有可能导致后续的国际贸易纠纷及重大经济损失 。

在国际大宗商品买卖条约中,多列有不可抗力条款 。理论上,条约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对买卖双方都起到;ぷ饔,但凭据笔者的经验,这些不可抗力条款对买卖双方的;ちΧ仁怯星鸬 。具体而言,主流贸易条约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多偏重;ぢ舴,主要针对其在交货环节可能遭遇的种种意外,而针对买方担负的付款和收货等条约义务则;び邢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进口国,中国企业主要饰演买方的角色,面对疫情的直接影响以及后续引发的倒运行情,中国进口商试图借助不可抗力实现自我;,其乐成掌握或不大 。

免责难度大

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术语划分是C&F(本钱加运费价)和CIF(到岸价),也有部分使用FOB(离岸价)术语 。在这三种术语项下的交易中,外洋卖家的焦点义务是将条约项下货物在约定的时间所在装上停泊在装船港的远洋货轮,当货物越过船舷并被置于船上后,卖方即完成其交货义务 。

C&F、CIF和FOB进口交易中,卖方交货的意思在大都情况下等同于将货物装船 。在外洋卖方履行其交货义务后,海内买方就要对应履行其付款和收货义务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目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已对海内买方履行这两项焦点义务爆发了实质性阻碍?如果谜底是肯定的,那么是否足以让海内买家有权援引不可抗力以求免除其履约责任?

笔者认为,总体而言,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对海内的大宗商品买家履行其付款和收货义务爆发实质性阻碍 。首先,进口大宗商品的货款收付主要通过银行结算系统,目前尚没有证据标明新冠肺炎疫情已导致银行国际业务瘫痪并使得海内进口商无法对外付款 。其次,也没有证据标明海内主要外贸口岸的卸船作业和进口清关、检验检疫等事情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而全面停摆,并导致进口商无法收货 。

应特别强调,即便新冠肺炎疫情最终导致海内的外贸口岸全面瘫痪,装卸作业完全停止,海内进口商依然很难借助不可抗力以求免责 。原因是,虽然双方当事人在签约时无法预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这也是当事人不可制止的,但面对疫情,买卖双方可以接纳适当步伐,在疫情爆发后控制其倒运影响 。具体而言,中国的进口商可以接纳包括但不限于转卖第三方、转运第三地、卖方回购或由卖方代为持仓(但由买方支付用度)等方法来降低疫情带来的倒运影响 。

止损须实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大宗商品的海内需求一时萎缩 。鉴于中国作为许多品种大宗商品的全球最大进口方,中国市场的需求萎缩通;岬贾麓笞谏唐饭始鄹癫畋鹚降叵碌 。这意味着,假设爆发了中国口岸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完全停摆这种极端事件,中国买方不得不接纳转卖、转运、卖方回购、卖方持仓等处理手段,中国买方都将面对差别水平的经济损失,但这些经济损失与不可抗力都不保存一定联系,不可抗力不可资助中国买家来制止或减少这些损失 。

国际贸易界的主流看法一向认为,在卖方将货物装船后,后续的商业危害,特别是爆发在目的港并影响买朴直常收货的种种商业危害,概由买方担负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爆发的经济损失属于正常商业危害,因其爆发在货物装船之后,故应由买方担负 。

基于上述剖析,不难看出,海内某LNG进口企业对外洋卖家出具的不可抗力见告书,从报道的文件内容看,被外商接受的可能性基本不保存 。此类不可抗力见告书及其相应的不可抗力证明即便由中国贸促会等独立第三方出具,其结果也很可能大同小异 。在日后可能涉及的国际贸易仲裁中,此类不可抗力文件被仲裁庭认定有效的可能性令人怀疑 。

需要强调的是,该LNG进口企业对外出具的不可抗力见告书很可能被外洋卖家视为该企业拒绝履约的标记,从而被外商视为预期违约而加以接受,进而终止条约并提出违约索赔 。外商也可能基于行情将继续下跌而中国进口商最终必不可履约的基本判断,选择暂时不接受中国企业的预期违约,并继续坚持谈判接触,甚至作出让步,同意给予一按期限的交货展期 。但在行情连续下跌的配景下,交货期越拖越长的结果是:万一中国买家最终体现无法收货而爆发违约,必将面对更大金额的差价索赔,这样损失就更大了 。

笔者建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海内需求萎缩、价格下跌,进口越多则损失越大的倒运局面,海内进口商尽量不要对不可抗力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海内买家除接纳转卖、转运、卖方回购、境外持仓等处理要领,部分有实力的买家也可利用其市场影响力与外洋卖方重新谈判条约,争取卖方适当降价,或按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由卖方回购,以减少损失 。

最后强调,如果海内进口商的基本判断是,其所经营的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将进入一个较长的下跌通道,那么,就要对已经在途僧人未装船的进口货物当机立断作来由置,制止损失不绝放大 。须知在行情下跌的配景下,如果进口商最终爆发违约,则越拖损失越大 。如果为此爆发国际贸易纠纷,巨额的执法用度也将随之而至 。进口企业应知,在国际贸易中,违约通常无关商业品德,但违约方应担负违约责任 ;诘乖说氖谐∨卸,条约一方选择主动违约不过是通例的交易技术,在中恒久行情下跌的初始阶段,进口商下决心越早,其可能担负的违约责任也就越小 。

笔者呼吁,海内大宗商品进口企业应审时度势,当机立断,不要在不可抗力问题上浪费过多时间!

新闻链接:http://epaper.comnews.cn/xpaper/news/262/3375/16916-1.shtml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