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日报对28圈青年志愿协会的十余名学生加入助学运动进行报道,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28圈青年志愿者协会的10余名大学生走进房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助学运动。这是2024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志愿行的日常项目。今年以来,共有来自20余所在京高校的5000余名师生在志愿效劳岗位中,贡献热血青春。
大学生志愿者陪伴特教学校的学生加入兴趣课运动
房山特教学校是一所面向智力障碍、孤苦症患儿等招生的培智学校。去年起,一批批大学生志愿者按期走进校园,化身绘画、舞蹈、篮球等兴趣课的助教,陪伴孩子们一起学习运动。14时许,该校音律教室里,北工商大二学生欧上雅协助教师开展舞龙制作和演出运动。“左手握住龙头,右手握住龙尾,把彩色翻花拉生长条。别急,慢慢做,让龙飞起来。”特教学校的学生因病导致手指灵活性不佳,欧上雅就一遍遍耐心讲行动,手把手教。
为了更好地帮教师开展事情,志愿者都提前接受了特殊教育培训。他们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些指尖运动课程,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训练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提妙手部灵活度。特教学校教师说,大学生志愿者协助教师组织种种运动,给兴趣课堂带来了更多活力,“孩子们都盼着哥哥姐姐的到来。”
大学生志愿者陪伴特教学校的学生加入兴趣课运动
这只是大学生加入志愿行的生动实践缩影。今年,由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和团市委主办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志愿行启动以来,共推出了“志汇绿心”“书香未来”“非FUN创意”“名人故事汇”“文化燃起来 青春我出彩”等主题志愿运动,笼罩20余所高校的5000余名师生。
志愿行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等12所高校的大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前往北京都会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加入场馆讲解、文明引导、储物检票等志愿效劳,累计志愿效劳时长超3万小时。他们还化身领读人走进社区等开展30余场念书会运动。北京印刷学院等9所高校师生加入设计了17幅精神文明建设公益海报,为社区彩绘文化墙。中国戏曲学院等师生志愿者还前往宋庆龄故宅等名人故宅,在义务讲解、特色运动策划中,抒发爱国情怀。
新闻链接: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516843e4b0840b5f9ecc46.html